接下来,舌尖攻略网将带你认识并了解加入了蓝鲸怎么退出,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示。
综合实力的battle 看当下年轻人首款SUV到底有多卷
当下的年轻人对于选购自己第一辆SUV已经逐渐趋于理性,并不是一味的追求便宜,他们的需求更全面,动不动就“全都要”。但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,市面上真的有能满足他们一切需求的SUV吗就比如年轻化潮酷化的领克06;抑或设计超前运动风格明显的第二代UNI-T。这两款车均是国产个性SUV代表,也更受年轻群体喜爱。当你面临这两款车时,你会怎么选本次让我们来看看这两款SUV的battle究竟有多精彩。
当“引力”遇到“北极之光”
长安第二代UNI-T依旧遵循无边界设计理念,在视觉上具备年轻犀利气质的同时,也富有极高的辨识度。前脸无边界格栅,将此前菱形设计更换为最新L形元素点阵式设计,使得立体感更强。而车头多处折线的风格,也更让这款车拥有更多的冲击感,视觉上非常年轻化。
为了满足年轻消费者更个性的需求,第二代UNI-T的运动版车型将原本放置在车顶的大尾翼挪到了后窗的下部位置,并且在车身两侧增加了装饰条,从视觉观感上营造出性能车的冲击力。另外,第二代UNI-T运动版采用双边四出排气造型、熏黑轮毂以及撞色卡钳。对个性和年轻化的需求,第二代UNI-T运动版显然是拉满了。
第二代UNI-T的内饰和外形的调性颇为一致,简单布局和暗色系的配色构成了运动车该有的氛围,最新样式的12.3+12.8英寸一体式弯联屏依然有着不错的视觉效果,也是本次内饰改变最大的地方。再加上环抱式座舱、夸张的战舰式挡把、一体式运动座椅等设计,同样吸引着年轻消费者的关注。
领克06的设计具有极强的家族化特征,北极之光和能量晶体元素依旧出现在这款车的外观上,而都市立体美学也是这款车主打的设计理念。领克06作为领克家族最小的车型,主打潮流市场,扁平化的进气格栅同第二代UNI-T的风格完全不同,前大灯与进气格栅相互链接,虽然更有层次感,但“欧化”的风格特点,显然无法让所有消费者满意。领克车型的设计也一直都两极分化明显,爱的人无法自拔,恨得人咬牙切齿。
另外,领克06为了提升整体的运动感,在车身颜色和装扮上采用了很多”撞色”的设计,但因为其本身作为一款小型都市SUV,也没有过于锋利的设计,所以撞色车身和轮毂的元素可以说是让整车更加突出时尚感,却无法真正蕴含运动感。
来到车内,领克06采用了比较传统的设计理念,全新样式的中控屏横向视觉宽度更好,以中控台为中心向两侧及座位延展,虽然造型并不是非常炫酷,比较中规中矩,依稀可以寻觅到沃尔沃的北欧范儿。
配置差异各有千秋
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,同为顶配车型,长安第二代UNI-T比领克06高出了100元。虽然价格相差100元,但长安第二代UNI-T比领克06多出了20英寸轮圈、疲劳驾驶提示、运动外观套件、隐藏门把手、方向盘加热、皮/翻毛皮座椅、前排座椅通风、驾驶位座椅记忆、面部识别、手势控制等功能,可以说这100元花的超值。本次的第二代UNI-T为运动版车型,如果没有对于运动外观套件的需求,售价13.39万的旗舰型在综合配置上和运动版并没有太大差异,价格相比领克06更低,更具性价比。
值得一提的是,第二代UNI-T与领克06同样都配备360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,对于小白用户而言,两款车的行驶信息都非常全面,给予驾驶者更强的自信。但在雷达配备方面,第二代UNI-T前后均有雷达布局,但领克06只有后雷达,并未搭载前雷达,在对于驾驶者体验的细节方面,长安第二代UNI-T略胜一筹。
除了配置和驾驶安全,车机系统也非常关键的一点。作为年轻人的首款SUV,自然要在科技配置上下点功夫。长安第二代UNI-T配备了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,基于8155平台首发STR技术,实现极速开机,这一点就要优于领克06的亿咖通E02芯片,并且开机也是第二代UNI-T更迅速,领克06就显得有些缓慢了,体验上确实有些大打折扣。
智能语音层面,第二代UNI-T搭载了多模全时免唤醒技术,用户无需再说“小安你好”语音唤醒词,便可以实现直接和车机对话,效果就像和车机日常聊天,就能完成执行命令。例如语音打开天窗,随后语音关闭空调,开启音乐等,期间均不需要唤醒,和正常聊天一样。领克06车机语音控制采用了小河豚“希克斯“,由于芯片算力不如第二代UNI-T搭载的高通骁龙8155,因此在语音控制方面的运行处理并不是很迅速,多轮语音对话下来,便利性绝对不如第二代UNI-T。
不仅如此,第二代UNI-T还搭载了场景魔方功能。这个功能与理想汽车的任务大师功能类似,可以充分结合声光电、车控能力,实现多场景的车内功能一键调整。比如,咱们中午有时候会回到车内小憩一会,每次都要重新调整座椅,调整车窗开合度,调整空调温度等。但如果用第二代UNI-T的场景魔方,只需要提前将你想要的车内功能状态设置好,下次想用的时候直接可以一键开启该场景,无需重复的设置。不想用该场景时,也可以直接退出,车辆设置会还原到初始状态,就很便利。
并且这款车,还拥有彩蛋功能,可以实现灯光秀、露营氛围随着音乐起舞;车外喊话功能可谓是让车主和车辆做到更深入的交流,这样的趣味智能化配置领克06没有配备。
动力还得看蓝鲸系列
作为面向年轻群体的首款SUV,动力也是日常驾驶的核心要素。长安第二代UNI-T采用了蓝鲸动力系统,并且一直保持NE1.5T高压直喷四缸发动机,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,最大功率138kW,最大马力188Ps,最大扭矩为300N·m。而领克06此前采用了三缸发动机,抖动的问题确实无法彻底根治,在新款车型上市之后换装了1.5T四缸发动机,虽然四缸发动机回归,但最大功率为133kW,最大马力为181Ps,最大扭矩为290N·m,在数据上仍然不如蓝鲸动力。
除此之外,第二代UNI-T的动力调教和底盘的坚固性上,在拥有运动特性的同时,也兼顾了舒适性。而领克品牌虽然富有更浓烈的性能、赛道基因,但遗憾的是领克06并没有在CMA架构的赋能下,整体的驾驶体验更偏向于都市代步、通勤使用。
写在最后:
市面上的SUV种类很多,想要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并不容易,足够个性的外观、出色的配置储备、强劲的动力,这三点几乎是当下年轻人的购车刚需,并且价格在他们的预算之内的SUV,势必销量并不差。长安第二代UNI-T目前可享受1万元超低首付、1万元现金优惠、置换4000元补贴等官方购车政策。然而领克06只享有5000元购车券,置换补贴同样为4000元,综合来看购买第二代UNI-T的门槛显然要更合适一些。
【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行车视线,版权归作者所有,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。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易车无关】
创新未来基金可以退出后,该走该留?我们先盘盘基金经理的能力
继11月5日提出申请上市交易引起热议后,5只“蚂蚁配售”基金提出了更便利的退出方案。
战配蚂蚁的创新未来基金为什么不能直接赎回,而要转为B类份额退出?
投资者终于拥有“退出自由”
新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:
1、5只创新未来基金将新设B类份额,持有人提交申请即可将持有的现份额转为B类份额,并自动赎回退出。
2、退出选择期为一个月(2020年11月23日至2020年12月22日)。之后,B类份额将注销,未选择退出的持有人将继续持有原份额。
3、免除基金成立以来至12月22日期间的基金管理费、托管费及销售费用,让利投资者。
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:继续持有、转为B份额后退出、转托管后场内交易。
在此之前,由于以蚂蚁战略配售为卖点的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运作基金没有了配售标的,不少基民呼吁 “封转开”,以满足资金退出的合理需求。
但在11月5日,5家基金公司却联合给出了申请上市的方案。由于上市交易要涉及到开立股票账户、复杂的转托管操作、大概率的折价可能等问题,很多基民并不买账。
而今上述质疑终于得到了完善解决,投资者也终于拥有“退出自由”。
该走该留?不能一概而论
在解决了“能不能退出”的问题之后,投资者也需要冷静下来,思考“要不要退出”的问题。
需要提前说明的是,在失去蚂蚁战略配售这部分收益之后,5只创新未来基金就是5只普通的18个月封闭运作混合型基金,因此,投资者也需要回归基金投资的本质,重新审视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和水平。
归根结底,投资者可能需要扪心自问:在没有了蚂蚁战配这一块稳定收益后,你还相信这些基金经理吗?
当然,不可否认的一点是,无论是易方达、华夏、中欧、鹏华、汇添富这5家基金公司,还是陈皓、周应波、王宗合、劳杰男、周克平这5位基金经理,都在行业内赫赫有名,也是蚂蚁和基金公司仔细考量后的结果。
但仔细比较下来,五位基金经理在资历、投资风格、风险控制、大资金管理能力等方面仍然有不小差异。
因此,走还是留,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一概而论的问题,对于不同的基金经理有不同的答案。
1、投资风格和资历
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影响着基金的投资方向、资产配置、风险偏好等等,与基金业绩息息相关。
例如,易方达陈皓是成长型投资风格,擅长TMT、医药生物、先进制造等领域,在行业配置上相对均衡,过去八年基金经理生涯的平均年化收益在18%左右。
而鹏华的王宗合是一位消费老将,曾管理一只消费基金将近10年,平均年化收益约16%。
汇添富劳杰男则更偏向于价值风格,过往持仓以大盘股和中盘股为主,很少配置小盘股,行业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、银行保险、材料化学等领域,过去5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约16%。
中欧基金选择了团队作战,其中领头人周应波的投资理念是行业轮动和自下而上结合,另外两位基金经理中,邵洁擅长TMT和新能源领域,刘金辉则专注 科技 领域。周应波过去5年平均年化收益约29%。
相比较而言,华夏基金周克平的资历较浅,2019年1月刚刚开始担任基金经理,主要持仓在TMT和先进制造等板块。
在不同的投资风格、投资方向甚至是基金经理资历下,5只创新未来基金的运作也将大有不同,业绩也将随之拉开差距。
2、大资金的管理能力
创新未来基金的单只规模有120亿元,对于基金经理来说,如何适应如此大的管理规模、如此快速的规模增长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。
最新管理规模:
2019年末管理规模:
鹏华基金的王宗合是五位基金经理中管理规模最大的一位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王宗合在2019年末时的管理规模还仅有43.64亿元,在不到一年的时间,他新发了5只基金(卸任了2只基金),管理规模迅速增长至554.26亿元,增长了11倍。
另外四位基金经理中,周克平的管理规模在今年增长了6倍,陈皓和劳杰男增长了约2倍、周应波增长了0.8倍。
虽然基金规模扩大和业绩并不一定线性相关,但或多或少都会提高管理难度,特别是对于高换手率的基金经理来说,规模增大意味着很多微操作将很难进行。
从换手率来看,劳杰男和陈皓的换手率相对较低,特别是对于劳杰男以大盘为主的投资风格来说,规模增长的影响或许相对较小。
周应波的成长经历在5位基金经理中比较特殊。
不同于其他基金经理的“陡增”,周应波的管理规模是从2017年二季度以来开始稳步增长,2017年末、2018年末、2019年末的规模分别为45.45亿元、79.7亿元、249.73亿元,换手率也随之从6倍下降到了2.5倍左右。
他也在季报中多次提到,自己从2019年就饱受管理规模的困扰。在最新的三季报中,周应波写道:
我们经历了数个季度的规模扩大持续挑战,回头来看有诸多应对失当之处。总结我们并不能说很长时间的经验和教训,我们认为投资的本质还是要聚焦到选股层面。
一方面,在所投资的主要领域、主要行业上自二季度以来做了持续的聚焦;另一方面,在持股集中度上,三季度开始我们也做了较大幅度提升。总结来说,我们希望多做减法,聚焦经过研究后重点看好的投资机会。同时,我们对基金的管理团队进行了扩充,以应对新发基金带来的数量、规模扩大问题。
这个问题是否也横亘在王宗合和周克平的投资中?而这两位基金经理又将如何应对?
3、控制回撤的能力
控制回撤是基金经理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,因为涨比跌难,50%的跌幅需要100%的涨幅才能回血。
下文以5位基金经理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为例:
周应波、劳杰男、陈皓是回撤控制相对较好的三位基金经理,近三年最大回撤都控制在25%以下,且三位基金经理在2018年大熊市的年度跌幅均小于20%,风控能力较高。
从5只基金的最新情况看,截至11月6日,5只基金自成立以来投资运作已经一个月左右,而业绩已经有所差别。据wind数据,5只基金自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约为1.5%,其中收益率最高的产品是中欧创新未来,自10月9日成立已经收益超过3%。
当然,一个月的时间太短,短期业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,5只基金在18个月封闭期结束时能交上怎样的成绩单,仍需拭目以待。
本文源自蓝鲸基金
长安汽车iDD混动系统很好,但留给TA的时间不多了
日前,长安 汽车 在重庆车展发布了蓝鲸iDD混动系统,包括了蓝鲸发动机、蓝鲸变速器、大容量电池及控制系统,可为车辆提供全速域、全场域、全温域、全时域的“全域”混动解决方案。据悉,该系统将搭载于长安旗下A级到C级所有量产车型之上。
长安 汽车 为什么在这时候发布全新的混动系统?因为混动车本身的特质,已经决定它将是这个时代最合适的出行选择:性能、油耗、平顺性、NVH超越燃油车,灵活的车速控制和“三电”系统与智能网联又有天生的结合优势,驾乘体验燃油车无法比拟。
将来时的纯电,进行时的插混
2016年定稿的《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技术路线图》中,被列为研究重点的是节能 汽车 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 、燃料电池 汽车 、智能网联 汽车 等七大领域。去年5月28日,《路线图2.0》修订工作启动,研究框架由新增新能源电驱动系统、充电基础设施两项。
可以发现,无论是4年前还是现在,打头的不是纯电动车,而是节能 汽车 ,并且还有插电混动车型与纯电车并列。王秉刚曾提到,2035年, 汽车 市场上新能源 汽车 和节能 汽车 的销售比重应该达到50%:50%,其中的描述从4年前的“新能源:燃油车”换成了“新能源:节能 汽车 ”,另外还有前面提到的“全面混动化”和“全面电驱化”,即2035年乘用车新车油耗降到1.7L/100km,并且新车全部为混动。
“油耗”一词迟迟不退出 历史 舞台、节能 汽车 地位提升、以“电驱”代替“禁燃”、充电桩仍需普及……盲目的“电动化逆袭”正在被修正。面向2035年的《路线图2.0》中预测,燃油-混动到混动-纯电,将从2035年开始,距今15年。至少15年内,插电混动车型将是车市主力。因为在纯电动车完全有能力替代燃油车前,混动车型将以超越燃油车的性能、经济型、平顺性、NVH等,成为消费者出行的最佳选择。正如欧阳明高教授所说的,从政策和市场等方面来看,未来五年内,PHEV将会持续上涨,并达到一个高峰,未来十年内处于持续繁荣期。
转身不一定慢,但无需转身一定更快。
诚然,全面电动化是未来的趋势,但如今开始替代燃油车的,则是插电混动车。长安 汽车 发布全新的iDD混动系统,大致也是厘清了这一点。从《路线图2.0》发布,到转身推出全新混动系统,作为混动圈“小透明”的长安 汽车 动作不可谓不快。但转身再快,也比不上那些不需要转身的。
纵观整个插电混动领域,已经有了让用户打满分的车企,上汽乘用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资料显示,上汽乘用车是行业内最早发力插电混动领域的车企,一路走来可以说是硕果累累。2018年初,上汽乘用车相关混动技术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;BMS电池管理系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,并实现反向输出合资车企。去年9月,上汽乘用车更是发布了最新的插电混动技术成果“3.0T绿色澎湃动力”,这距离《路线图2.0》的“爆料”还不到10天。
除了快,更重要的是技术的领先性。据悉,搭载3.0T绿色澎湃动力的车型,最大综合扭矩达480Nm,比肩3.0T燃油车,百公里综合油耗却仅有1.1L,换算成发动机,相当于0.3L的排量。它还采用全球首款10速二代EDU智能电驱变速箱,响应是0.2秒,这是跑车级的成绩。此外,这套动力系统还能识别山路、高速、拥堵、限速、下坡等11种路况,根据实时路况智能选择动力模式,充分利用每滴油、每度电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这套驱动系统是标准化的,可以适配不同的发动机组合,并迅速、灵活地推出更多混动新品。目前,上汽乘用车已经推出了荣威ei6 MAX、荣威RX5 ePLUS等多款车型,为用户提供多种购车选择。并且,该系列车型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,成为插电混动车型最佳选择。数据显示,上汽乘用车近荣威品牌1-5月份插电混动车型累计销量近2万辆,是同级别中销量最高的品牌。
能否追上先发者上汽乘用车,留给长安 汽车 的时间并不多了,毕竟用户想要的是立刻拥有,而不是看着很美好的期货。